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

原爸生活教材,第零篇:給孩子的一段話

2013-06-27 貼出 (這是 baby 出生前,阿原寫下的東西,現在整理出來)




草稿開始:現在是 2012 10/18 接近半夜,我跟媽媽不到 12 小時之後就要去婦產科了,稍後見,希望你不要太調皮,不要為難醫生伯伯。

我就先寫前言。


寶貝,我就直接切入重點,在原爸還是青少年的時期,台灣社會彌漫的學歷至上的氣氛,當然學歷至上決不是數百年前那種認為大學是協助一個人達到真、善、美。

而多數台灣人 (多數,但不是每一個人) 認為高學歷就是高成就,就是高收入,就是工作輕鬆,不當黑手。等到西元兩千年之後,因為社會變遷,變成高學歷不再吃香,高學歷失業率也提高了。尤其電視談話性節目,經常批判一些高教的事情,有些有道理,有些是隨著起舞,不知所云。

我想說,在以前資源有限的時代,考試取才的目的是要分配有限的資源。可憐的台灣人,現在的資源已經多很多,大家還是用以前的心態在看考試。

Sorry 寶貝,我還是繞了一圈,我想說的是,你的學校功課,你自己想辦法處理,學校分數高低我不在乎,我的個性我不會去逼你,就像阿公在原爸升學時期最常說的:「不要熬夜了,早點睡」。

老實說,你阿公的態度與一般人不同,讓原爸有不少自己發揮的空間。例如 1991 年的夏天,放榜了,原爸沒有考上建中 (當時的北部的第一志願),這是我很賭爛的事,你阿公就說沒關係,盡力就好,於是到廚房煮了一碗麵給原爸,當時還拍了照片。

[不好意思,因為阿原高三成績多科被當掉,沒有符合畢業資格,因為有考上大學,阿原不想留級也不想重考,所以阿原只好拿著肄業證書去大學報到。因此不方便在網路上說明我念哪一所高中,以免丟那所高中的臉]

之後有關學校的事情,你阿公都不管。有一次原爸大三的某一門必修課被當了,回家告訴你阿公,阿公就說: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林爸我是十有十一、十二。你會不會延畢?」,我說:「不會,大四重修就好了」。你阿公說那有什麼關係。  原爸的大學同班同學知道後,就很羨慕,因為他的總平均退步,就被家長罵了,我當掉一科,家長不但沒有開罵,居然還安慰.....


但是我要分享的是生活上的知識與技能 (例如修水電、作家事),但是不包括做人的「眉角」,因為這東西比科學還要難上一百倍,原爸自己還在學,沒有辦法教你。


後記:

老實說,寫這篇與其說等寶貝來看,不如說跟讀者分享阿原的想法。

沒有留言: